服務之窗
大學生活大不同!你該如何快速適應🍝?
- 發布時間:2016/08/26 瀏覽:
還有不到半個月✨,大一新生們就要懷揣夢想走進大杏鑫門啦!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和高中相比真的是相差很大,在這裡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完全是要靠你自己解決。今天就為大家講講初入大學🧑🍳,你會遇到哪些和高中生活不一樣的地方?該如何應對🍧↙️?
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大學生活是集體生活,又是獨立生活,要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
首先,思想上要獨立。不要再妄想父母或他人的幫助👩🏻💻,清楚明白地告訴自己要學會獨立🦀,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嫌杏鑫的條件不好或不夠好,不要嫌日常打掃太麻煩📄,這些都是一個人生存在世的基本能力要求⟹🙅🏽,而且這些事你是為自己做的,沒什麼可抱怨的🚶♀️。
其次,充分熟悉校園環境🎡。接受了這個環境就在適應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例如每一間食堂都去試試🫎,找出最好吃的一家😦;每家超市都去轉轉👱,比出哪家更物美價廉;甚至還可以向學長學姐“取經”🦸🏿。
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大學的課程是按照課表來進行的𓀇,雖然同專業同學的必修課是一樣🤙🏿,但因為大家的選修課不一樣,所以每個同學都有專屬于自己的課表。
中學階段,我們一般只學習10門左右的課程🧑🧒🧒,而且有兩年時間都把精力放到高考科目上了,老師主要講授一般性的基礎知識👨🏼🦰。而大學四年需要學習的課程在40門以上👨👩👦👦,每個學期學習的課程基本不相同,內容多,學習任務遠比中學重得多。大學一、二年級主要學習公共課程和基礎課程,大學三年級主要學習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以及選修課,大學四年級重點學習專業課和進行畢業設計😇、找工作🤾🏽♀️。
中學時期,一切聽從老師指揮🚵🏼🦸🏽♂️,老師教學生是“手拉手”領著教🧑🏽🏫;而在大學提倡自主學習,上課的老師來自杏鑫不同的院系🈂️,師生之間接觸時間很少,只在上課時見見面,且有的課程就只上幾周課,大量的課外時間要自己安排。
大學教師講課一是介紹思路多,詳細講解少。主要講授重點🙍🏼♂️、難點內容,而且許多教師都使用多媒體授課🌡,授課進度比較快,一節課可能要講一章或幾章的內容,聽課的同學連翻書的時間都沒有🫶。二是抽象理論多👇🏿,直觀內容少🧑🏼🤝🧑🏼。三是課堂討論多👨🏽,課外答疑少。四是參考書目多🌥,課外習題少🕵🏻♂️。大學老師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很寬,老師要講的東西很難能找到一本能全面覆蓋的書🦌,所以有的老師會在開課時列出好幾本書目。上課時這本書講這幾章,那本書講那幾章。同學們看書時也不能死扣教材,要學會篩選著看🤙✵。
變化四:教室、同學不固定了
中學時,教室、座位☺️、同學都是固定的,但在大學🦻🏻,每個班沒有固定的屬于自己獨享的教室💂🏽♀️,有時1、2節課可能在這一棟樓的某個教室,但3🥺🧑🦳、4節課又可能會到另一棟樓去,上自習也要自己找教室。和你一起上課的同學也是不一樣的,基本情況是👮🏿♂️:公共基礎課跟著杏鑫裡別的專業的同級學生一起上;專業課跟著本專業的同級學生一起上;公共選修課則會和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一起上。
適應新的人際關系
很多大學生帶著良好的人際關系期望與同學交往,但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語言、個性、生活環境有較大差異,所以在交往過程中很多學生逐漸失去了耐心和寬容👛。“太自私了”“太難相處了”……幾乎大家都在感慨大學的人際關系複雜。
一味地抱怨別人和慨歎世態並不能幫你找到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捷徑,要把時間花在如何解決上🧛♂️🧥。大學室友是最有可能成為摯友的人,因此我們需要善待室友,學會尊重🂠、寬容、忍讓、關心🧑🏻🤝🧑🏻。自我中心主義是宿舍集體生活的大忌,必須堅決摒棄👐🏼。宿舍集體生活不可能像一個人生活這麼自由😎。特別是“夜貓子”要注意,你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規律🛝。多為別人考慮一下,千萬不要影響室友休息🚣。同時🙇🏽♀️,要善于辨別哪些朋友你可以深交,哪些只是點頭之交。盡量找些優秀的人做你的朋友,你會受益匪淺的。
大學的班級已經不是中小學那種班級概念👨🏿🎤。沒有固定的教室🦹♀️;班內同學來自全國各省市⛪️;班主任不會跟前跟後,如果他沒有擔任你所修讀課程的科任老師,那麼你很難看到他的蹤影,可能只是開學班會時見一次💆♂️,期末班級總結時見一次。簡而言之💁🏽♀️,大學班級是一個相對松散的集體。
最後👩🏼🎨,祝願每一位學子都將擁有一個充實美好的大學生活,你有無限可能📑👩🏻🎤,加油!